同时,通过地方立法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市场化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即使雨季来临,地下水也不能得到充分补充。最近一份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越南是世界上5个受海平面上升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海平面每上升1米,越南就要损失5%的土地,红河平原和九龙江平原将有3/4的面积被淹没,38%的湄公河流域将被淹没,11%的人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农业将会减产7%,GDP将会下降10%。
在本来没有台风的槟知省,如今台风成了家常便饭。今年5月,越南有4省滴雨未降,河流和水库的水平面降至历史最低。联合国最新气候变化评估警告说,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害更加普遍,有11个国家将受到强烈冲击,越南就是其中一个。一些沿海地区农民不得不放弃种植水稻,改种更加耐盐的椰子为生。据越南环境与建筑学会范党红教授介绍,气候变化导致越南的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
在越南,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夺走450个生命,损失约达150万美元,而且愈演愈烈金融危机不能成为把气候问题放在次要地位的借口。据了解,接下来将在有色、建材、石化等重点用能行业相继开展。
由于钢铁能源消耗量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5%,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分别占工业排放总量的14%和17%,因此,我国最先在钢铁行业开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设。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了首批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名单,中石油等60家能源、钢铁、有色、机械制造企业入列随后我们来到另一户水产养殖户的鱼排上,在这里我们看到,虽然台风刚过,鱼排主人已经开始抓紧修补渔网,防止损失进一步加大。
记者:但是对鱼跑了这种事情没有办法?陈钦森:这个没有办法。汕尾市城区红卫渔业村渔民 郭船长郭船长:我们在收到这次台风在菲律宾登陆的时候,我们的船就全部回港了,不敢出海了,因为风太大了。
郑银发养了20多年的虾和螃蟹,家里有一百多亩虾池,镜头远处这处有养殖棚的地方就是郑银发家里的虾池,现在周围的道路全部被切断,记者无法进入。记者:四五十箱能卖多少钱?水产养殖人员:里面东西卖五六十万元,全部没有了,房子也全部没有了。孙颖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渔业生产风险高,保险赔付率过高,保险公司亏损严重,导致商业保险公司逐步退出了渔业领域。半小时观察 给渔业撑起一把雨伞台风鲇鱼来势汹汹,消失的速度也出人意料。
对身处台风圈的人们,鲇鱼早早退场确实是个好消息。因为中国每年沿海都有7个左右的台风生成,会造成大量的鱼排损失。像台风这样的灾害性天气,现在我们还没有手段彻底消除它们的影响,发生一定的经济损失再所难免。作为渔业大国,我国水产品产量占全球的1 /3, 渔船数量占全球的1/4,渔业从业人员也为全球之冠。
渔民:没有办法了,下一步该修理的就修理嘛。记者:那渔排呢?水产养殖人员:渔排都断掉了,渔排几乎全部没有了。
记者:你们家当时养了多少?水产养殖人员:四五十网箱,当时全部毁掉了。威力强大的鲇鱼,尽管影响时间短,但它的破坏力仍然十分惊人。
江坚强:这个没办法,这个确实没办法。这种台风真的没办法,只能加固渔排。而孙颖士告诉记者,一般发达国家灾害损失可因保险得到约50%的经济赔偿,在我国赔偿不足1%。郑银发说,他们也没有保险,所有损失也只能是个人承担。福建省福鼎市在2002年因森拉克台风损毁水产养殖网箱五万多只,全市水产养殖业几乎全军覆灭.而到2006年8月,桑美台风又使该市用了4年时间恢复起来的水产网箱养殖业遭受灭顶之灾,七万口网箱消失殆尽,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元。5万元,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登陆,作为近50年来登陆我国强度最强的台风,登陆时适逢天文大潮,造成了浙江、福建沿海的特大风暴潮灾害。
陈钦森:这种情况非常多,每年都有,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派条小船,逐个渔排逐条沙船去搜索,如果有人的话我们把他强制拉到船上,把他安全送到陆上去。记者:那断掉以后呢?邱治国:掉里以后没办法,现在就是,你看海里(渔排和绳索)密密麻麻你怎么去搞?就是只会,有办法去随便捞一点,就是大家靠自己去捞点回来,不然损失就会很惨重。
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秘书长 孙颖士孙颖士:中国的自然灾害它的损失会达到渔业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那么台风在整个自然灾害中我们估计损失会在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江坚强一家五口人,全部的收入都靠鲍鱼养殖,家里一共有十扇鲍鱼排,台风到来前市场价值至少在一百万左右.23号一整天狂风大作,江坚强担心鲍鱼排被台风破坏,心急如焚,但根本无能为力,今天一大早台风过后,他来到了海边想出海到养殖场看看,发现台风掀翻了他家的五艘渔船,这艘船只剩下了发动机和几根船板,根本看不出船的样子.没有了渔船,江坚强没法下海,没办法弄清楚鲍鱼损失的情况,但是从海边被大量冲上岸的鲍鱼来看,他的养殖场损失已成定局。
记者:除了像鲶鱼这样的台风灾害之外,渔业还面临着其它哪些风险呢?孙颖士:对,它有自然灾害的风险,像台风、洪水、旱灾,其它还有病虫害,尤其是病害。张华德告诉记者,由于渔民的收入完全靠打渔维系,受天气的影响很大,例如这次台风就直接对渔民的收入造成直接影响,政府从06年开始就加大了对渔民的扶持力度,每年给渔民发放渔船柴油补贴,以发动机的功率千瓦为单位,每年每艘船每一千瓦发放补助750元,帮助渔民度过难关。
江坚强:知道是知道,反正也是来不及怎么去提防。他告诉记者渔船出海打一次渔,一天要消耗两吨柴油,现在一吨柴油要六千元左右,再加上所有的人工成本,支出达到两万元,如果天气不好,只能打到几盆鱼,亏损最严重的时候达到十万元。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常务副主任 王添文王添文:对,它就专吃这个的,这个就是一个晴雨表,相当于如果它贴着水面就是在找食物了,在慢慢地。虽然,海上人员早在台风到来之前都已经转移上岸,但大量海产品却无法转移,只能眼睁睁看着台风到来。
记者:那里面养的东西都没了?水产养殖人员:跑掉了,跑到海里去了,几乎没有了。虽然,今天鲇鱼已经在昨天晚上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影响基本消除,国家防总也在今天中午12时起终止了防台风Ⅱ级应急响应。
这位养殖户说,由于没有渔业保险,村里一百多个养殖户的损失只能自己来承担记者:这个损失全部是由你们自己来承担吗?水产养殖人员:对呀,政府当时一箱补贴一百到两百块,好像有补助。孙颖士:渔业我们觉得是高风险、高投入,尤其是它的勘验难度比较大,它的巨额风险很难控制。
记者: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昨天台风来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吗?产养殖人员:浪很大,渔排有的都断掉了,浪很大,(养的海蛎)在水里面会碰撞,摇来摇去,互相碰,碰就会掉下(海里)。在这次台风来临前,当地提前两天就发布了预警,但是面对十三四级的风暴,养殖户们采取的预防措施根本无济于事。
郑银发说,23号正赶上一年当中最大的涨潮,潮水最高点时是中午12点40分,而台风登陆是在12点55分,登陆点直接面对旧镇,两股力量合在一起,彻底摧毁了面前这片养殖区。记者:有保险吗?还是自己承担这个钱了?水产养殖人员:好像没有啊。古雷镇下安村村委会主任 邱治国邱治国:就是吊养的鲍鱼,那个风浪大,那个鲍鱼(池)里面(绳索)缴得非常厉害,还有绳子什么都会断掉,一桶一桶都断到里面去了,断到海里面去了。记者:损失有多少?水产养殖人员:折合成人民币可能有两万多吧。
水产养殖人员:很大,风险当然很大。这些鲍鱼排都是从海面被刮上陆地的。
记者了解到,由于台风来临,渔民捕不到鱼,客人吃不到海鲜,对于海鲜餐馆的生意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陈钦森:我们边防这边,主要配合当地的党委政府,做好渔船方面的防范工作.我们是用短信平台,然后用广播形式告诫渔民们在台风来临之前不要出海。
记者:既然在面对天灾的时候通过参加渔业互保能够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那么为什么还是有渔民没有参加?孙颖士:一个是风险比较高,费率比较高,渔民保险费的承担有困难,目前在中国养殖业、畜牧业、种植业还有林业都有中央财政补贴,渔业保险还没有中央财政补贴。埔尾村有700多户村民,大部分靠在这片海域养殖为生,正常情况下,每亩虾池一年收两季,收入一万元左右,这次台风等于卷走了养殖户们半年的收入。